1478698191-559214990.jpg

凡給予者,就得著

個人在社會上生活所必需直接面對的課題,稱為「人生的任務」。

  • 「工作的關係」
  • 「交友的關係」
  • 「愛的關係」

所有的喜悅,也來自於人際關係的喜悅。
 

「我們藉由結交朋友,來學習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孩子們最初學習「交友」、發覺社會意識的場所,就是學校。

交友是什麼?是「信任」不是「信用」

「信用」就是在附帶條件下相信對方。
「信任」是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要先信任自己,才會信任他人。

工作關係是「信用」的關係,你交友的關係則是「信任」的關係。
工作關係,是牽扯到利害或外在因素、附有條件的關係。
交友關係上則是完全美有「非得和這個人交朋友不可的理由」。

人人是我夥伴

交友就是信任,信任就是「尊敬」。

阿德勒:「重要的不是你被賦予了什麼,而是你如何去運用它。」

無論任何對象都能寄予「尊敬」和「相信」。因為非環境能左右,決定在於你的心。
 

你有幾位好朋友?

之所以無法完全的信任,在他人面前裝上面具,是因為避免自己受傷害。
大多數人只覺得自己沒有幾位好朋友,是因為無法如實的面對自己。

 

要先「相信」。

即使對方說了謊,我們也要連帶說謊的部分完整的相信他這個人。因為希望對方相信自己,所以要先信任他人,無論你要不要相信我,我都會相信你,而且會繼續相信你。這就是「無條件」的信任。

保有:「如果是這個人,就算毫不保留跟他說出一切也不擔心。」

 

愛鄰舍如同愛自己

如果不能愛自己,也無法愛他人;若是不相信自己,也難以相信他人。你之所以無法相信他人,就是因為不相信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並不是因為「喜歡自己」,所以眼中只有自己;是由於無法如實接納自己,始終處於不安之中,才會完全只在意自己。
 

「工作」為何是人生任務?


工作是為了「生存」,人類為了生存學會「分工合作」這種劃時代的工作方式,為了分工,需要彼此之間的「信用」,而且是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們沒有辦法自己生存,所以沒有「不相信」這個選項,也不得不建立關係。
 

阿德勒:「我們應該要工作、合作與貢獻。」

 

任何職業均無貴賤

如同工作或比賽場上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功能性」最大化,對擅長的項目參與比賽,隊友之間不是「朋友」關係,而是「功能性」關係,所以自己也要盡可能表現,扮演好功能性角色。

追求利己之心的前方,就會和「貢獻他人」有所結合。
所以當每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做好職責,就會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所有工作都是「共同體中必須要有人去做」的,我們不過是各自分擔而已。

 

阿德勒:「人的價值,是根據他如何徹底執行在共同體中所擔任的角色你決定。」


個人的價值不是以「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來判斷,而是由他對那份工作「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決定。
 

最危險的正義主張

陶醉在「正義」中的人,無法認同自己以外的價值觀,對「正義的介入」堅持到底。
這種介入繼續下去的話,最終在終點等待的是一個整齊劃一、剝奪自由的灰色社會。

 

透過信任他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歸屬感」

信任他人,跨步進入交友關係,除此之外別無選擇。我們若單單只是獻身於工作之中,並無法獲得幸福。

從自己開始,對眼前的人寄予信任,與眼前的人成為夥伴,身為全體的一部份的自己踏出最初的一步。

平凡無奇的每一天都是考驗,日常生活中「此時、此刻」都會讓我們面臨重大決定。
從自己開始先去信任他人,「凡給予,就得著」,他人也會開始相信你

 

#Anton速讀系列:

三分鐘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之一

被討厭勇氣二部曲之二

被討厭勇氣二部曲之三

 

arrow
arrow

    A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