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94537_668748566597632_9035867033458994291_n (1).jpg

(不離職的壯遊-活動照片in找路咖啡)

繼上次才誠品看完給回來的旅行者後,就報名了背包客的活動,剛好這次主題叫「不離職的壯遊」,換成我的角度,應該就是「不翹課的壯遊」吧xD

13015362_668748549930967_525566947546976161_n.jpg

(意外的我應該是這場講座最幼齒的..有許多姐姐,講師也是很有氣質的美術老師)


這場講座主要分享旅行的心法面,而不是技術層面,跳過如何訂飛機票、攻略;談身為背包客壯遊的「態度」、「問題」「改變」。

以下三點為講座核心:

1.壯遊為一種「追尋」的狀態...

旅行就像是生活的放大,用五感去體會,但這些經驗的前提是你是否瞭解自已的旅行風格,有些人喜歡走訪名勝古蹟,有些人喜歡觀察當地人,有些人喜歡直接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你必須知道自己喜歡甚麼,才能有目的的追尋些什麼。

2.最重要的絕非語言,而是開放包容的心

一個人旅行會遇到許多突發狀況,以及語言上溝通的困難,Silvia本身的英文剛開始也十分不流利,靠的就是「Body language」,即使有時會造成誤會,但也會是美麗的錯誤,這讓我想到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闖,而是你願不願意去闖,當真正離開座位,走出去時,又是另一種新奇的滋味。

3.最好的旅行是一週以上

去一趟旅行到底多長比較好,Silvia說一週以上最好,因為到異地的前兩天還需要適應,人在陌生的環境沒辦法馬上放鬆,等到適應後才能真正的享受、融入當地生活。這點我很認同,因為之前去日本的時候感覺正要進入狀況時,已經要回家了,回來後旅伴們各個懷念在日本的時光(哈哈。

13055489_668748736597615_89194738125316348_n.jpg

(一個人旅行的途中,其實會遇到許多新夥伴)

我也許沒有一週的時間去玩,只有兩天的周休,從台灣開始,也是一大步,慢慢地出走,感受台灣之美,回味一下當初環島地滋味,跟自己對話、成長。

找到自己追尋的主題當成出遊的第一步,目前想到就是酒吧,去品嘗各地酒吧與Bartender聊天,瞬間很有畫面。


延伸閱讀:誠品閱讀│給回來的旅行者

講座相關:

Silvia粉絲專頁-希遊記

找路咖啡

旅行相關名詞、單位:

KKday

沙發衝浪

 

arrow
arrow

    A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