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時間管理是人生最大的一個課題,唯一金錢買不回來的就是光陰,一天24小時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益,也是我很困擾的事。

此書「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作者是神經科學家,提倡五個策略幫助你管理一天高效率的表現,而這策略我個人認為比較偏向人的內在能力,而非一般管理書籍運用工具來講時間管理,這是本書特色之一。


以下是我個人對每個策略的心得及看法:

一、辨識每個決定點

在運作或執行一件專案、報告時,我們會做到出神的狀態,直到手機通知聲響起,或朋友打擾你才停止那個出神的狀態,在被打擾或受到通知提醒這個停頓點,或者處理完一件事,進入下一件事情之前,我們稱之為「決定點」,運用這個決定點,來重新思索當天的重點事項,及當下運作最重要的事,才能避免有做就有產能的謬思,因為我們往往會不小心讓做一些以為有意義的事來佔據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

二、管理心智能量

每件事都會消耗心智能量。

就像打電動每放一次技能,就要消耗能量質一樣;人做完一件事也會消耗,而每天的能量質必須策略性的規劃,否則隨著你完成一件事,你的自制力將不斷失去。

心智圖.jpg

 

三、對抗分心方法,放自己一馬:

人本來注意力系統天生是用來觀察,所以你做一件事情會分心、思緒遊走是好事,他將幫助你更有產能,只要你能掌握並不使自己移開原本的目標。

練習靜坐及「感受當下」的能力更能幫助自己在提高產能。

 

四、五、運動、飲食、工作環境:

後兩章則注重在這三個環節上,說明這三件事情其實能恢復及影響我們心智能量,若深入了解對我們的產能有相對的幫助。

另外提到,聽音樂到底會不會提高我們產能,像我就很愛聽音樂邊做事情,然而書中寫到聽音樂或噪音環境下其實是會影響到我們工作,除非再做創意的發想,才適合。

 


這是一本由內而外寫時間管理的書,以「心智能量」為主軸,貫穿整體,分辨決策點、調整好身心,再到飲食、環境的改善來打造真正有產能的一天。

這本書給我的衝擊是關於決策點,有時會想偷懶一下再做正事,或者回個訊息,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也消耗著心智能量,學著慢慢掌握及避開消耗心智的事項,把重要的事情先完成,才能過有產能的一天。

 

博客來:「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時間管理│閱讀心得:「關鍵18分鐘」

arrow
arrow

    A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