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8  

 

擁有智慧能不斷學習,

但為何有些人會選擇空閒時打game有人選擇去聽演講或閱讀一本書?

為什麼世界上能像賈伯斯、比爾蓋之、祖克伯、馬雲的人很少?他們如何成功?

在我閱讀的書或成功人士的自傳裡很多都由提及家庭教育或父母影響,

包括我之前舉辦早餐會(學習型組織)中參與的朋友也認為家庭是核心關鍵。

 

Really? 我問自己,但我原本也這麼認為,BUT...

 

在昨晚與夥伴們聊此話題時得到一些啟發:

 

一本書叫異數,書本裡提到「一萬小時的努力」,

這是一種「法則」只要在一件對的事情上努力一萬小時你將會有所成就。

那家庭教育真的不會有影響嗎?

有的,但家庭是自己無法選擇又屬於天分,

最終決定還是在於自己

就像打電動一樣,被動技能(天分)不會比主動技(後天努力)點滿還強,

天才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下一直使用天賦進行工作,但一個後天努力的人必也能透過系統、方法學習進而超越,

甚至等到你熟練後你知道打王時要先暈接著放毒吸血進而把這些攻擊順序變成習慣,也就是把主動技進階成被動,那你就能修煉下一個技能。

 

所以很多人會說:「我沒有一個富爸爸或好的家庭環境,所以我輸在起跑點。」

 

比較永遠比不完,想想比自己困難的人們,檢討自己吧

讓你知道成功方法之後你能不能自律並且堅持去做,而修練成技,最終還是在個人。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六自我←我認為的核心。

或許「命」與「運」我們很難改變,但最後兩樣卻是能實踐的,

多閱讀學習古人或者有智慧的人所寫的書籍,多做好事又或者不違反道德的事,都會使你開始轉「運」。

 

 

「學海無涯,歸零思考」也是一位長輩所教導我的話,

在面對任何人給予指教或指導時要能虛心受教,

即使聽過了解也要把自己歸零去再次學習。

 

 

arrow
arrow

    A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